文章润色,不仅仅是翻译和语法的处理

SCI期刊投稿对论文要求很高,国内作者论文投稿多是要经过翻译润色的,成功发表的论文都是要具有专业,准确,抽象,简洁,有层次等特点,这些特点也决定了SCI论文翻译与润色难度高于一般论文,对翻译者的要求也很高。并且SCI期刊涵盖的学科范围广,有航天,医学,物理,经济,哲学,建筑等领域,专业跨度大,专业性强,自然翻译润色也不容易。中文文章生成英文文章,不只是翻译这个简单的过程。还有几个重要点需要改变:

 

01 语言转换是中文思维到英文思维的过程
中文到英文最低级的解决方法是直译,但翻译出来的文章透着浓浓的Chinese English的味道;后果是既无法使用中文思维看文章也无法使用英文思维看文章,都看不懂。所以,语言转化的实质是中文思维到英文思维的过程。这个思维一般指语言的逻辑思维。

举例说明

中文:节省骨材料

直译:Save bone graft materials.

英语:Reduce the amount of bone graft materials required.

这个例子是将中文中隐藏的含义表示出来。

节省骨材料也就是意味着节省骨材料的使用量。所以,“使用量”要用“the amount of”表达出来。这里不得不说中文描述事情的一个特色,只表达一半(形象表达),而留一半给听的人自己延伸。

 

02 实验方法改写及
英文文章对实验方法的要求

  • 描写出实验方法中关键的点,如药物剂量、WB抗体比例、处理时间等等。什么算是关键的点, 即别人看了你的方法,可以做重复实验。
  • 写出所用材料的出处。
  • 课题中所有方法都要列出。
  • 简明扼要。有些中文文章会把实验方法以序号排列的方式一一列出,这在英文文章中是罕见的。
  • 涉及人的研究,一定要获得知情同意书和伦理声明;涉及动物的实验,一定要有伦理声明。

以上问题,中文文章中的表现常不全,或者太过(太详细了)。

实际上,有些低分英文期刊出版的文章中,也缺少一部分实验信息。

 

03 深化前言
用“深化”两个字,是为了说明中文文章前言的浅表性。这个浅表性通常表现在:一些名词的解释占据前言大部分篇幅,且多次重复;大部分篇幅与课题研究目的关系不大,只在最后提出课题研究目的。所以看完中文文章的前言,并不清楚作者的立题依据和为什么要研究此问题。应当有逻辑、简明扼要地阐述立题依据、课题要解决的问题。切勿含糊其辞。

 

04 精简和优化讨论
需要精简的是无关本课题的基础概念罗列。需要优化的是讨论的结构。常见的一些文章的通病,在讨论部分只是结果的重复外加前人研究的罗列。所以会出现读完讨论之后,也不清楚本研究的意义在哪。讨论的目的是告诉别人:看,我的研究多有意义,其意义在于…还有…还有…而不是我发现了…还有…还有…

科学论文讲究证据是否与结论相符。所以,用逻辑性的结构说清楚“为什么要这样做、做了什么、怎样做的、得到哪些结果”,用“这些结果的重大意义”完成讨论。

评论已关闭